摩洛哥:非洲电动车赛道的"隐形冠军",如何卡位全球产业新风口?

一、风口上的非洲:全球电动化浪潮下的"最后一块蓝海"

当全球汽车产业加速驶向电动化、智能化深水区,非洲这片曾被视作"传统燃油车最后阵地"的大陆,正悄然蜕变为下一片"增长沃土"。市场预测显示,到2027年,非洲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将冲至214亿美元,年增速超10%——这不仅是数字的跃升,更是一场从政策到市场的"集体觉醒"。

埃塞俄比亚、突尼斯等国率先取消电动车进口关税,南非抛出首份《电动汽车白皮书》锚定本土化,埃及喊出"两年内组件100%本地化"的硬目标,埃塞俄比亚更立下2030年引入15.28万辆电动车的军令状……多国政策"组合拳"下,非洲电动车市场正从"试水期"快步迈入"规模化扩张期"。而在这场浪潮中,有一个国家凭借"天时地利人和",悄然站上了风口中央——它就是摩洛哥。

二、摩洛哥的"王牌组合":资源+区位+政策,三重buff叠加

为什么是摩洛哥?答案藏在它的"独家优势"里——这里不仅是非洲的"北大门",更是全球电动车产业链眼中的"宝藏之地"。

1. 锂电"粮仓":全球75%磷酸盐储量,电池材料绕不开的关键环节

如果说锂、钴、镍是电池的"血液",那磷酸盐就是"骨骼"——作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核心原料,摩洛哥坐拥全球75%的磷酸盐储量,相当于握住了电池制造的"命脉"。这不仅为本地电池产业链提供了"近水楼台"的资源优势,更让其在全球电池材料供应链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。

2. 超级枢纽:背靠三大经济圈,物流成本"卷"出新高度

摩洛哥的地理位置有多优越?往北跨过直布罗陀海峡就是欧洲,往东连接中东,往南辐射整个非洲大陆。更关键的是,它拥有非洲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——丹吉尔地中海港,货物从这里运往欧洲的时间比传统亚洲航线缩短近1/3,运往中东和非洲内陆也极为高效。这种"链接全球"的区位,让摩洛哥生产的电动车及配件天然具备"出海"优势。

3. 政策"大礼包":企业所得税15%、土地20欧/㎡,成本碾压东南亚

除了资源和区位,摩洛哥政府更是"掏心掏肺"给优惠:企业所得税前5年全免,后20年仅收15%(比东南亚普遍20%-25%低一大截);生产设备和原材料进口免关税、免增值税;工业用地价格低至20-30欧元/平方米/年(泰国曼谷周边要50-80欧元)。对企业来说,这意味着什么?更低的投资门槛、更稳的利润空间,自然成了全球制造商的"心头好"。

三、全产业链"摩洛哥造":从电池到轮胎,一个都不放过

摩洛哥的野心不止于"做中转站",而是要打造一条覆盖"电池-配件-整车"的完整产业链,让电动车产业在这里"生根发芽"。

1. 电池产业:中国巨头扎堆,成本比亚洲还低36%

依托低成本的绿色电力(可再生能源占比超40%)、高效的物流网络和政策扶持,摩洛哥的锂离子电池生产成本比亚洲同类产品低36%——这组数据直接戳中了电池企业的兴奋点。宁德时代、国轩高科等中国头部企业纷纷落子,在当地投建正极材料工厂,推动摩洛哥从"原料输出"向"电芯制造"升级,逐步形成"原材料-电芯-电池组"的本地化闭环。

2. 配件产业:轮胎企业"抢滩登陆",中国品牌加速跑

轮胎是电动车的"脚",也是摩洛哥重点突破的配件领域。国际大牌如普利司通、固特异早已在当地设厂,而中国轮胎企业更是一路"狂飙":森麒麟率先建成工厂,中策、赛轮、永盛密集考察,贵州轮胎更是直接官宣——要在摩洛哥建第二海外生产基地。从轮胎到电机、电控,摩洛哥正成为全球电动车配件的"新工厂"。

四、从"高端玩具"到"国民工具":电动车如何融入摩洛哥人的生活?

摩洛哥的目标很明确:让电动车不再是"有钱人的专属",而是走进千家万户的"实用工具"。

政策先行:政府大力建设城市和高速路充电网络,鼓励本地车企生产电动车,解决"充电难""买车贵"的两大痛点;
两轮补充:埃及资本支持的Blu EV计划投资1亿美元,把燃油摩托车改成电动摩托车,瞄准本地人低成本出行的刚需;
商用车破局:2025年7月,菲亚特在摩洛哥工厂下线首款三轮电动商用车Tris——小巧、耐用、价格亲民,专门服务快递员、手艺人等群体,成为城市短途运输的"新宠"。

从资源到政策,从产业链到应用场景,摩洛哥正在用行动证明:它不仅是非洲电动车市场的"领头羊",更是全球企业进入非洲的"战略跳板"、链接欧洲与新兴市场的"黄金节点"。对于投资者来说,这里藏着下一个十年的增长密码——看懂摩洛哥,就是看懂非洲电动车的未来。

 

-- END --

来源:网络
编辑:MIE

分享:

阅读: 发布于:2025-08-29 14:56:23

相关:

上一篇:无内容

下一篇:迪拜基础设施升级:60亿迪拉姆协议重塑城市交通动脉

微信客服

电话咨询

-- 我是有底线的 :) --